11月16日,沈阳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也就此拉开了2008年冬季旅游争夺战的大幕。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各种形式的旅游,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冰雪体育旅游不仅成为冬季旅游的支柱性项目,也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
所谓体育冰雪旅游指的是体育冰雪旅游者在旅游中借助冰雪所作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等活动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我国北方冬季固有的冰雪体育传统和丰富的冰雪体育旅游资源,都是发展冰雪体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国有世界一流的亚布力滑雪运动场和北大湖滑雪场,亚洲最大的室内速度滑冰馆、冰球花样训练馆,又如鄂温克、鄂伦春、赫哲人传统的滑雪、狩猎,达斡尔人传统的滑冰等冬季体育活动。这些民间体育项目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独特性、神秘性。旅游者通过观赏和参与,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可以增长见识,加深对旅游地的了解和兴趣。此外哈尔滨的冰灯、国际滑雪节,吉林雾凇,长春市的“净月潭瓦萨国际越野滑雪节”、沈阳市“东北冰雪旅游第一站”等品牌都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而在国际上,冬季旅游选择包括滑雪在内冰雪体育是普遍现象。据统计,全世界现有滑雪场6000个,滑雪人口达4亿,年收入700亿美元。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每年参加滑雪旅游的人约300多万,且每年仍以20%的速度持续增加,每年还有数以万计的滑雪旅游爱好者出国滑雪,可以说体育冰雪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一方面是体育冰雪旅游市场热,另一方面则是体育冰雪旅游产业开发的不完善。眼下,在国内掀起的冰雪旅游热中,一些企业纷纷把目光瞄准滑雪产业,投资兴建滑雪场。但近年来,国内已有十余家滑雪场因为在选址、建设、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上千万投资的滑雪场关闭。在“热经济”的背后暴露出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作出一些思考。
首先是体育冰雪旅游发展水平低,产业链深度开发不足。随着近几年冰雪热的兴起,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兴建各种冰雪娱乐设施,但往往缺乏统一和长期规划,很多都是低水平、低标准的重复建设。许多企业的投资体育冰雪旅游也仅局限于不断地开发滑雪场,而与滑雪产业相关的雪场设备、滑雪器材、服装、交通等行业尚未形成真正的产业链。此外,对于体育冰雪旅游的人文旅游资源、冰雪赛事旅游资源、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节庆旅游资源等还开发得不够透彻。只有将冰雪体育与旅游观光、民俗文化、历史文物等融为一体,才能在竞争中尽显特色。
其次是体育冰雪旅游的相关配套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专家认为体育冰雪旅游不能单纯只靠资源优势,还应大力加强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旅游行业的管理和服务。因为享受性是旅游业的特性,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娱乐和消遣,提高生活质量和追求精神享受。尤其是冰雪体育旅游除具备良好的运动条件外,舒适、温暖的宾馆环境和高质量的服务,对于进行冰雪运动归来的旅游者也非常重要,所以组织体育冰雪旅游必须向旅游者提供周到一流的服务、组织和安排好体育旅游的全过程,才能确保旅游活动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