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纲两次大寨行-02——附录:2000年9月3日王志纲在大寨与郭凤莲对话备忘录
时间: 2000年9月3日下午 地点:大寨旅行社会议室
王志纲,大寨村党支部书记郭凤莲, 昔阳县县委李副书记
山西融通集团:毛炳、王宝库、王前进 王志纲工作室员工:郑宏(录音整理)
2000年9月3日,王老师一行在山西融通集团毛总等人陪同下前往大寨村考察。
14:30大寨村党支部书记郭凤莲接待了王老师一行,并首先简要介绍了大寨村的基本情况。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城东南5公里的虎头山下,临靠太旧高速公路,全村140多户人家,500多口头,面积1.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761亩。近些年来人口有所下降。
昔日大寨主要以从事农业为主,近几年来,大寨人在立足发展科技农业、建设国家农业示范基地的同时,开始兴办村办企业。
自1992年以来,大寨人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首先成立了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郭凤莲任总经理,随后又办起了8个企业。
1993年,香港中策投资公司与大寨合资兴办了大寨中策水泥有限公司,这是大寨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
1997年,与内蒙古宁城老窑集团联合组建了大寨酒业有限公司,此外还有羊毛衫厂,衬衣厂等,这八大企业,均冠名"大寨牌"。到目前为止,这些企业经济效益良好,成为大寨主要的经济来源,初步形成了农、工、贸三位一体的经济体系。
93年以来,大寨经济呈现迅猛的发展势头。在保证人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兴修水利,完善道路建设等。
96年兴建省森林公园,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大寨人硬是挑着泥土、挑着水和树苗,把虎头山建成了一座远近闻名的森林公园。在今日的大寨,发展旅游已成为一大热门话题。
1997年、1998年和1999年,大寨的旅游收入逐年上升,成为大寨的新兴产业。在大寨目前的产业结构中,农业占4%,工业占56%,服务业占40%,其中,旅游业直接收入占服务业的40%。
去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100多万元,人均收入3000多元,上交税收300多万元,是昔阳县最大的纳税村。
按照郭沫若的遗嘱,他死后葬在了大寨的虎头山上.他为什么选了这,连大寨人也说不清楚.
听完郭书记的介绍,王老师一行登上了虎头山。昔日的七沟八梁一面坡,如今已变成了群山染黛、一片葱绿。
在参观了虎头山绿化林、陈永贵墓地及故居和大寨展览馆后,16:20在大寨旅行社会议室,王老师同郭书记进行了长达近两小时的交谈。
王志纲(以下简称王):很荣幸到大寨来。刚才四处看了看,有一种旧地重游之感,尽管以前没来过大寨,但神交已久,有很多景物仿佛似曾见过。我们老家叫的保坎,石头垒的,你这儿叫梯田,看起来非常亲切。因为我们这代人,受大寨精神影响很深,参加过许多学大寨运动。大寨人艰苦奋斗、改天换地,修建梯田,现在回过头来看可谓功不可没。就在许多地方毁山毁林、水土流失的时候,大寨却建成为一座绿色的村庄。暂且不算它的经济成本,但这种精神确实沉淀下来了,这是令人感动的。
作为大寨外界人,我们所感兴趣的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过了风风雨雨,大寨不仅没有就此衰败,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自己,基本上同这个社会同频合拍。
我现在有几个问题想请教郭书记,在中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在改革开放以后,农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是农村大包干阶段,这是对农村传统经济体制最具有革命性的一次大的冲击,大寨是怎样过来的?
第二个阶段是大搞乡镇企业,以工养农,最典型的是出现三大模式,一个是苏南模式,一个是珠江三角洲模式,三个是胶东模式。三大模式都比较成功,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比如说象苏南,在工业获得很大成绩的同时,却严重地毁坏了生态环境,别的不说,现在治理太湖所要花的钱,把当地乡镇企业所创造的效益加起来都还不够。这种例子是非常多的。但它使农村看到了另外一条发展道路,就是所谓的乡镇企业之路吧。在这个阶段大寨是怎样过来的?
第三个阶段就是市场化阶段。特别是92、93年邓小平南巡后,可以说整个中国从国家机构到每一个经济细胞都要面向市场。大寨一直在强调团结精神、集体主义,在这个巨变中是如何转型过来的?
第四,就是今天面临的一个问题。农业要走可持续发展,纯粹搞工业不行,但纯粹搞农业也不行。农业的出路在哪里?有人提出发展高效农业,有人提倡农业综合发展,还有可持续发展等诸如此类。大寨到了21世纪,怎样继续不愧于前人、不愧于来者,寻找到一条能使政治、经济、社会、文明都能够平稳而且令人信服的适合大寨的发展道路。我想郭书记对这些问题都有所思考。请你就这四个问题谈一下。
王:听了郭书记的阐述,觉得还是挺开眼界。这些年你在全国跑,无论是思路上还是感觉上对现代经济手段和经济工具都比较熟悉。这一点我还是很高兴的。
这些年我同许多大企业、大财团沟通,帮助他们出谋划策。所以听了你的这一番话后,我就想到了一个问题。给你出个大寨发展思路(郭:好!好!)。如果我这个主意你做出来的话,我相信你一定会创造出一条超常规的发展道路。(左图-八年前的王志纲)
你刚才说的这一切回答了一个问题,大寨的今天绝对不能按照一种时间秩序的办法,先第一产业,然后第二产,然后第三产业。事实证明,中国的很多地方,包括苏南和广东,他们按照这条路走的时候也会留下很大的历史代价,很多遗憾。第一产业,就是所说的农业和矿产产业,就是原材料业吧。包括今天的成都,人们发现无工不富、无粮不稳、无商不活。那个时候就发现了要搞工业,结果在全国90%的地方还没觉醒的时候,它已实现了乡镇企业化。但这个代价是非常大的。这代价是啥呢?代价就是天上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啊。结果整个生态破坏掉了。当他们觉醒过来时,再用钱来重新治理环境,这个代价可大了。苏南和珠江三角洲还可以做到这一点,而西北和华北的很多地方,特别是我们这次到山西来,大量的开采和滥伐,所谓的开矿和炼焦,最后的结果是万劫不复。
这样人们就在思考一个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在市场经济开放的背景下,有没有一条真正的可持续道路。郭书记刚才已经涉及到了,就是农村全面发展的问题。现在我觉得有一个根本的突破点,如果凭借你现有的优势地位,能够把它操作好的话,可能会做出成绩来。因为我们搞策划强调要度身定造,要根据每一个人他所具备的不同核心能力和优势,进行整合。那么这个优势是啥呢?就是刚才郭书记讲到的大寨的政治品牌。
搞商品经济讲有三个层次:第一是知名度,第二是美誉度,第三是忠诚度。那么大寨现在知名度是有了,想一想全中国有多少人在追逐大寨的政治品牌。当然它尽管是政治品牌但可以转换,关键看我们怎么转换。刚才郭书记讲了这个品牌如果不迅速转换为经济品牌的话,它会流失的,时不我待。第一,政治品牌怎么向经济品牌转换,第二,品牌转换后怎样实行品牌扩张,只有实现品牌扩张才能使大寨跳出这一亩三分地,七沟八梁一面坡,用整合的手段来整合周边的资源,这是符合市场经济和公司化原则的,而不是小农经济的办法,在这里面就事论事。第三,政治品牌转化为经济品牌以后,经济品牌怎么来树立它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我认为有一条路你可以考虑一下就是大寨上市。今天我们来的有金融专家。这点我认为经过郭书记对这个背景的认识,思路明确以后,有一个很到位的方案,北京多跑几次,国家也应理解和支持的。
大寨上市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时间换空间。大寨如果是在它有限的空间里面按照自然状态往前走,怎么也是跳不出来的。孙悟空是不可能跳出如来佛的手心的。什么叫时间换空间呢?比如大寨上市,现在大寨资源评估有多少,还有大寨有一些效应可以剥离到这里面来的。那么大寨上市,能够有一个很好的政治题材和很多的知名题材以后,一般在股市上它所获得的呼应和支持是很大的,关键是国家给不给它这个支持。
如果大寨能够上市,能够募到大批资金,那么就有一个说法了。你募资用来干什么呢?我认为大寨真正的最好的出路是做一个主题公园。这个主题公园决不是塑菩萨造篱笆,而是大寨多年沉淀下来的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一个时代所展现的精神行为。也就是还是老样子的狼窝掌梯田,七沟八梁一面坡,这个时候每个人开始回归,你该种你的地还是种你的地,对农民不要采取一平二调,不要强迫,他该怎么做就让他怎么做。每个人就是主题公园的一部分,每天他该学习就学习,该干活就干活,该打工就打工,对集体活动来讲,该打着红旗上山就上山,没什么可说的。这时候游客就可以比现在扩大十倍甚至百倍。
我前天从北京过来很有感慨,从北京到大寨这个路口只要三个小时,京津唐两千万人口,起码潜在的消费者有一千万,还不用讲其他地方,这些人对大寨都有着很深的感受。这是一种自发行为,你愿来就来,不来就算了。如果用企业行为、公司行为、产业行为来运作品牌,打出广告:给我一天,还你一个时代。一个什么时代呢?一个往事如歌的时代,一个拔起萝卜带起泥的浮想联翩的时代。尽管那是一个苦难的时代,但它磨练了很多人,它奠定了很多人的人生根基;尽管那是一个辛苦的时代,但它奠定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今天所缺乏的;尽管那是一个贫穷的时代,但那是一个廉洁的、人人上进的时代,比起今天我们反腐败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不知要好多少。大至一些年龄大的人来怀旧,中至一些青年人来立志,小到一些小孩子来到魔鬼训练营。现在全国有很多魔鬼训练营,小孩子到夏令营,全部同吃、同住、同劳动。送到大寨来呢,不管哪一个主题公园,他所受到的教育、所得到的信息量都是非同一般的。这样根本不用花多少钱。
用这种思路来做事情,大寨将会在中国重振雄风。这样起码有三层突破:第一个突破,在大寨农业发展道路上,可以一步到位,资本化、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化、品牌扩张化。而且大寨可以跳出七沟八梁一面坡,重新整合资源。第二,大寨可以继续保持天蓝、水清、绿树,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今天的中国,人们对生态环境非常重视,决不能以生态的毁坏为代价发展经济。第三,在这种背景下面,才能把大寨精神真正用二十一世纪的手段来进行包装,然后再遗传,使她能够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沉淀在七沟八梁一面坡的一草一木中。这种东西对人们感情的拉动是非常不一般的,大寨应尽快成长出一个品牌,这个品牌应该是政治品牌向商业品牌的转换,然后培养商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从而把大寨作为一个综合各方面优势均衡发展的效益体,在资本市场上把它发大,从容不迫地往前走。请一个规划公司来进行全方位的规划,保留大寨原有的精神,向毛泽东说的那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吻合现代人所需要的那些东西,这样大寨才能发展。
我前些年到美国去,夏威夷珍珠港,它也是一个政治题材,和大寨有极其相似的地方,当然它是战争题材,也可以说是政治题材。就是因为日本把珍珠港炸毁了,那怎么办呢?就在那停放了一艘军舰,游客一年上千万啊。游客来看什么?就是来缅怀、来感受二战时期的残酷,看那艘船在漏油,这个时候我就浮想联翩。上面有人在讲演,就是罗斯福的讲演。讲什么呢?珍珠港事件使美国人觉醒,罗斯福就讲,我们如果不参加二战,就对不起美国人民。后来,我到美国西部去,包括我往前到内华达州,有许多已经被废弃的牛仔村庄,游客多得不得了。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大寨所具有的这种人文、政治资源,要比青山、绿水要好几百倍甚至几千倍。其他东西有的是,而这种东西是唯一的。我们搞策划,经常讲这样一句话:唯一性、权威性、排他性。这三性大寨全具备。唯一性是啥呢?是大寨几代人的青春、生命、经历、喜怒哀乐、婚丧嫁娶都和它联合在一起的。可以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能够使人浮想联翩,这是它最绝的一个题材,是唯一的,你不可以克隆。就象我们搞商品一样,如果你搞一个就克隆一个,你就没有什么竞争力了。所以我们做个一般性的主题公园,象什么宋城啊、唐城啊,旁边马上干一个,你就没戏了。但以我大寨为主题,全中国、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这就使我们处于主动地位。排他性是啥呢?就是你别人想克隆我根本不可能。只有我一种品牌可以衍生。权威性是啥呢?政治意义是啥呢?这一点不用你讲,中央领导会一次次来,都会给大寨一次次肯定。在这种背景下面,大寨就可以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出来,就可以避免我们今天这样慢慢地很辛苦地一步步摸索。但这里面涉及一个问题,就是资本运营问题。毛总,象大寨这种特殊的背景,他要是上市是否可行?
毛炳:基本可行,但得包装项目。根据主题公园定位,上几个项目,对项目进行包装,这些项目加上政治品牌,这样还是可以做到的。
王:比如他有战略投资者加入,找到中央,就说我要建一个主题公园,这个主题公园是浓缩一个时代,反映一种精神,这点不仅对中国产生经济效益,关键是政治意义,是不用国家花钱的一个陈列馆,一个展示厅,一个教育营地。然后国家给我一些经济上的政策,这个是很有道理的,可以采取投资组合,尤其是股票上市,它的号召力是很强的。
毛:二十一世纪旅游业是一个非常活跃的一个产业,它的投资收也很符合产业政策。
王:一个投资者如果看好,对它的排他性、唯一性、权威性了解后,就会从容不迫地投资,而且很快就会立竿见影。
毛:太旧路开通以后,大寨外部环境有所改善,取得资本以后,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就可以去做,这个就具有跨越意义了。
王:毛总是我们这方面的专家,包装过很多公司的上市。我这次到大寨来,一来是了却我亲眼看到大寨的一个心愿;二来呢,很乐意为大寨的发展提供点思路,这样为大寨量体裁衣,如果这些思路领班人听不懂,讲这些发展思路就没意义了。我觉得大寨的发展需要再跨一步。这点郭书记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郭:上市一事已经开始操作,第一步资产评估工作已开始,我们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股权企业。
毛:加快速度吧。王老师是我国策划界的泰斗,开辟了策划界的先河。你企业呢,最终总是要向这方面发展。王老师今天来,主要是帮助你们。
王:按照主题公园发展,大寨可以说是最好的定位,关键是你们怎么包装项目。我们有位客户,在杭州作了个宋城,全中国有好多宋城,只有一个赚钱,就是杭州宋城,他投资6000万元,两年全部回收回来,去年国庆七天假,收入1500万元。宋城的难度比你这还大,所有的员工有的站岗、有的当小导游,还有王员外在这里招亲,让你感觉到浑然一体。他为什么能成功呢?一个就是操作成功,第二个宋城它刚好是在宋都的地方,就是临安,这就让人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其他地方做出来的让人感觉不对,你这根本就不是宋城,人们这种感觉找不到,所以就成不了气候。这一点很有价值,比如说大寨,大寨过去沉淀下来的东西怎么把它挖掘出来,包括环境和氛围,这个是很大的学问。我刚才已经说了公司化运营、商业化包装,但是精神实质还是大寨精神,这个是非常有价值的。
王宝库:过去曾开过山西省发展研讨会,北京专家就曾指出,山西有两种文化:一是晋商文化,另一个就是大寨。但是大寨怎么搞,找不到定位。以前来看大寨,什么虎头山、狼窝掌、什么七沟八梁一面坡,那都是死东西。这次王老师来了,把这些东西变活了,定位主题公园,把一个时代活生生地摆在这里。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这类公园,而大寨现在的条件很具备。苦的东西更令人回味,王老师的主题公园的思路,从旅游策划到资本运营策划都很令人振奋。
王:大寨发展思路确定后,应重新规划。大寨品牌千万不要搞工业品牌,那样没有出路,走不远,它不会增加任何效益。大寨的品牌是一个地缘品牌。就是我这句广告词:给我一天,还你百年。它是中国农村农业化过程的浓缩。农业学大寨,它是有历史渊源的。大寨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人们不知道。时代过去了,大寨精神是什么,人们不知道。现在中国太缺少这个东西了。如果能用现代手段重新组合、包装大寨,不能不让世人刮目相看。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推陈出新。源与生活,高于生活。大寨是一块品牌,你搬不走的,要防止品牌流失,就象郭书记所担心的,三到五年就被人淡忘了。
因为你走工业化过程,是没戏的。这就象凤凰涅盘一样,你获得新生之后,别人就刮目相看。用现代手段把它树立清楚,包括昨天的、今天的、明天的。只要做得好,绝对不亚于兵马俑。另外大寨精神为什么值钱,因为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回过头来看,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所缺少的。
现在人们旅游有五种理由:游山玩水就是观光、旅行、休闲、养生、体验。到大寨,我不是来看山水,而是来体验昨天的生活。这个地方可以把它做成短的呆两天,长的呆五天,做出来后,呆五天是完全可以的。这个东西成功以后不仅是大寨,对山西经济的带动都非同一般。就象一个女孩子,她不知道如何打扮,一会儿扎个辫子,一会儿涂下口红,你搞不清山西是个什么样子。向那样把头发扎个蝴蝶结,大寨就象山西的发结一样,这个结扎好了是对山西很好的形象定位。
我在帮人搞策划时,首先要考虑可行性。整个策划要度身定造。只有因时、因地、因人,因时就是面对2000年,因地就是大寨这块版图,因人就是郭书记这样具备良好素质的人,策划才能实现。
战略思路确定后,回过头来缺什么补什么,然后用时间换空间,脱胎换骨,接纳四海之人。
郭:原来我们也想发展大寨旅游业,思路比较符合大寨实际,潜力很大。朝旅游业方向发展是从去年开始的,人们都看好,但事情做起来很难。规划设计专家来大寨不下十多人,但都不成结果。王老师的策划很好,等大寨条件成熟,可以请王老师来帮我们进一步策划。大寨有大寨的特色,作主题公园应该有总体计划,资金、人力都不是一句话的事,实实在在作一件事很难,这点与国家投资不同。
王:我们这次来,只是为了了却一个心愿,尽一点心意,为大寨今后发展提出一个思路来,指明一个方向。如果郭书记能把握大寨、明确大寨的现实情况,你就会认为我的这个思路是符合大寨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她能使大寨获得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因为我是从专家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这个专家可不是教授,教授只是书生论卷。我首先是讲它的必要性,然后是可行性。那么这个思路明确后,郭书记千万别去听别人怎么讲,要自己把握。要劲往这处使,心往这处想。包括我刚才讲的怎么把政治品牌转化为商业品牌,大寨上市可不可行。
当条件成熟时再回过头来,认认真真地对比,选择一家专业公司,落实策划思想。大寨规划决不是建筑规划,它必须要把大寨的脉向梳理清楚,它必须结合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大寨和对大寨的需求,必须要结合今天旅游热,就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点,既是兴奋点又是卖点,在这些基础上对大寨进行梳理,这就是我们说的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看起来好像是在费经历,但是他没有风险。因为纸上谈兵谈得好可以实施,谈不好再谈。这一步是必须要走的。思路明确后,关键是落实实施。这个落实实施一定要按照公司化运作模式来操作。让农民搞义务劳动没有必要。到那个时候,很多新的思想和观点可能会让你意识到,原来人们认为不值钱的东西可能最值钱,原来要拆迁的可能不用拆迁,原来要老百姓搬出去的现在可能不用搬出去,就让游客住在家里面,你该干你的事就去干你的事,整个天地为之一变。这样,事情就比较好作了。
我们在作昆明世博会,还有杭州宋城的时候,这方面有许多经验和教训,但每一家都不一样,背景都不一样,还是毛泽东的那句话:马克思普遍真理一定要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一定要实事求是,但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需要掌门人来实干。
刚才听了郭书记一席话,觉得这些年你的经历和见解的确是解令人佩服的。这里我还想插几个有趣的小话题想请问郭书记。你好像是92年你回到大寨的。
郭:对。
王:92年好像是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听说你曾去拜访了大丘庄的禹作敏
郭;对,有过。
王:那时候你是想去学习有关市场经济的知识吧。
郭:对,当时大寨很穷。(很低调)
王:你是什么时候去取经的?
郭:14大会议结束后,我去了大丘庄。
王:你从大丘庄学到了关于市场经济的那些知识呢?
郭:我看了大丘庄,觉得大丘庄在改革开放中步子大、胆子也大。他那儿的条件和咱这不一样。因为大丘庄改革开放起步较早,加上中央有关部门给与的支持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我当时与禹作敏接触时觉得他这个人尽管是农民,但脑袋里很有东西,知识面也很广博。我第二次去时,他就出事了。我当时为了启动大寨一个化工厂向他借了50万元。
王:后来还了吗?
郭:还了,因为他出事了,很快就还了。如果他没出事的话,我们可能会稍微慢一点还,还可以使用一下这笔资金。后来我那个工厂也没启动。当时想在虎头山搞一个化工厂,他那边也需要这产品。后来他出事了,就没法搞了,这件事也就完了。
王:幸好化工厂没有搞成,否则就麻烦了。这也是个探索过程。
郭:因为当时大寨穷得不得了,没有工业,农业也不行。当时大寨人均收入只有335元。穷的村里是一塌糊涂,到处都是乱七八糟,我看着可怜不行。农民们的精神状态也不好,每天坐在那下棋、打扑克、打麻将。当然,老年人搞点这类活动还不错,可年轻人每天也坐在那儿,不干正事。真是穷的不行。我当时就组织领导班子出去参观。我也亲自去跑一些项目,当时的路费和一些开销都是跟别处借的,因为穷的没有差旅费啊。后来工商管理局等一些单位每天来要钱。我一看这个地方穷的实在是不行,就去了大丘庄。
王:当时在全国还很轰动。
郭;禹作敏很会利用这一点。当时我们跟各方面的关系很不错。他当时也是在危难处境中把我们当成一个保护伞。
王:大寨是什么时候才悟出来不能在虎头山建工厂了呢?
郭:以前要搞工厂的事我说不清楚了。我就是不想把大寨污染了。以前的工厂现在都已经关掉了,不能再搞污染企业。大寨应该是绿色的大寨,因为它是农业的大寨,必须保护环境。
王:你这些年回大寨以后,主要是埋头大寨工作,还是有其他兼职?
郭:主要是为大寨工作,其他的事情不管了
王:五年内你有什么想法呢?
郭:五年之内还是要发展大寨经济,还得往外跑,不跑不行。
王:大寨现在人均收入是多少?
郭:纯收入3500元。
王:现在大寨人的精神面貌和各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了吧。
郭:对,你没到农民家里吧。
王:看了一下。没有进到家里去。
郭:你可能看到了,现在农民的生活方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跟已前不一样。
王:现在劳动力外流的多吗?
郭:不多。大寨不应该搞冒烟企业。
王:你一年有多长时间在外面跑?
郭:两个多月吧。
王:你出去主要是开会吗?
郭:开会我去的很少,除非非去不可,比如十四大、十五大。
王:那你出去主要是经营活动了。
郭:对。我一般出去都是有目的地看一看
王:你在同外界交往中,大寨品牌人家还认同吧。
郭:对。还是比较好的。
王:看得出来大家对大寨还是很有感情的。
郭:是啊。
李书记:这几年她一直是很低调。许多人还想来大寨看,最想看的还是想见郭凤莲,但这些年她本人不愿宣传自己,想踏踏实实做点事情。
王:大寨不是一个简单的村庄,它的成败都是很重大的。现在中央领导对大寨还是很关心吧。
郭;对。(一直低头,钢笔在本子上不停地乱划。)
王:有哪些领导来过呢?
郭:来过不少。李岚清、朱容基、田纪云、乔石、邹家华等。有些部长们来的比较多。水利部、农业部、财政部等等。
王:他们是来参观的吗?
郭:一般是来山西办事,顺便来这儿看一看。他们也都主张大寨发展旅游业。
王:这说明大寨有这方面的潜力,关键是怎么做,怎么定位的问题。
郭;现在的大寨人,大寨精神没有丢,民风好,社会治安也很好,人人尊老爱幼。大寨人在这片黄土地上,用自己的汗水改变这荒山秃岭。村里的铁姑娘们,常年植树造林。
王:当年的铁姑娘们还在吗?
郭:走了一些了,嫁出去了。留在这得不多了。大寨现在比较困难的是人口少。现在我们外聘人员70多人,都是大专生、大学生。
王:他们能定下心来吗?
郭:还可以。有的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走了,因为家不在这。
王:高速公路是那一年建的?
郭:96年开通的。当时我要求交通厅在公路上给大寨树一个牌子。
王:这个牌子很关键了。靠大寨的品牌和郭书记的声望,这些年做事情是不是能节省很多钱呢?
郭:该掏的钱也得掏钱。该做的事还得做。
王:非常感谢郭书记。你这么忙,跟我们谈了这么多。
郭:欢迎你们常来,希望来给我们提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