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景区品牌生存秘笈
全国性的强势旅游品牌知名度高,覆盖力强,资本雄厚,具有很强的市场侵略能力。面对这样的全国性强势品牌,地方景区品牌该如何生存呢?
生存秘笈一:做小池塘里的大鱼
不管大品牌,还是小品牌,也不管是大战场,还是小战场,若能独一无二,则一定会成为赢家。
重渡沟景区是一个河南洛阳栾川的地方性品牌, “吃农家饭、睡农家屋、体验农村新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并迅速以“十元餐、十元住、十元门票”的底价策略占领市场;景区找到的这个差异化市场足够小,小到国家级景区根本就没兴趣争抢,重渡沟才可以在这片乐土上占山为王。
几年过去了,重渡沟不光是在洛阳很火,在整个河南也是一个知名品牌了,被誉为全国最大的农家乐景区。
每个品牌要打的战争是不一样的。做大池塘里的大鱼自然是威风,但毕竟那只是少数品牌的荣幸。如果做不了大池塘里的大鱼,那么不妨做个小池塘里的大鱼。
立足河南、放眼全国:可以在保持廉价农家乐为特征的大众市场的基础上,以它的“山高水长”、“澹泊宁静”与“坐石临流”、“映水兰香”,去吸引全国范围高知识高消费群体。
生存秘笈二:运用历史展开情感攻势。
有些地方性旅游品牌历史悠久,往往与当地的消费者有着得天独厚的感情联系。就象河南信阳的鸡公山,河南人对她的这份情感可是蕴藏了绝大的市场价值。所以景区的营销、策划围绕怀旧旅游情结展开,市场效果应该不错。
生存秘笈三:寻找有影响力的地方名人做明星广告。
此法花费少,又贴近当地消费者,比大明星更有说服力。比如河南南阳的作家二月河告诉南阳老百姓,他之所以写成《康熙大帝》,就是因为这么多年一直在吃当地某品牌豆腐乳,特别开胃,所以灵感不断,佳作迭现。南阳的风景区完全可以动动心思,走走老乡路线嘛。
生存秘笈四:学会搭车。
一个全国性品牌扩张成功的同时,往往会带动整个市场的消费趋势。聪明的地方品牌不需要创新,不需要另辟蹊径,只需要及时跟风,第一速度搭上车,照样能够火一把。盗版就是个极端典型的例子。
过去曾有一个中小景区营销老是不得法,找到我们,我们建议它干脆采取跟随策略,不需要搞创新策划,只需要模仿跟随。旅游市场流行什么项目,你就跟随什么项目,峡谷火,咱就立马上个xx峡谷(改个名字);别人上个漂流,咱就来个景区短漂流(是个意思就行)。现在它已经成长为一家很象样的中型景区,准备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了。
搭车的要诀是模仿要象,速度要快,价格要低。
生存秘笈五:拼命做服务。
地方品牌市场半径小,大部分市场都在自家门口,守得住守,守不住也得守,否则就没活路。所以地方品牌面对竞争如果没有别的差异化手段时就要拼命做服务。当地景区熟门熟路,可利用数据库营销的手段将服务升级,那么再强大的品牌也难从你手上将游客夺走。比如漂流时游客因为怕把数码相机给溅湿了,但是又想留下欢乐每一刻——景区就可以在漂流途中精彩路段上空设置感应照相机,把游客最快乐、最开心的瞬间保留下来,免费把相片文件留给游客(通过EMAIL的形式)那样游客一定有喜出望外的感动和惊喜!同时如果现场要照片,可以作为收费项目增加景区盈利。还有比如人性化景观设计、免费导游讲解、“拴住游客的人就要先拴住他的胃”——在餐饮特色上下下功夫等等。
俗话说:强龙难敌地头蛇。作为地头蛇不要和强龙比谁个子大,比的是地利人和,只要善于审时度势,见缝插针,做深做透,就不怕强龙来摆尾。
假如大景区、大品牌是大鱼,中小景区、地方品牌则是小虾米。许多"小虾米"靠独特的服务方式和差异化市场定位,一样活得有滋有味。
总之,在现有市场环境中如果不能做一条大鱼,也要做一只强壮快乐的小虾米。
文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