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借鉴开封经验振兴连云港文化旅游探析

本主题由 全铭哥哥 于 2008-9-17 21:34 移动

借鉴开封经验振兴连云港文化旅游探析

 新华报业网讯    一部奇书《西游记》使连云港花果山美名远扬,而一幅名画《清明上河图》也给曾经的宋都开封增光添色。今年1至7月份,大打“宋文化牌”的开封市共接待游客1471.7万人次,同比增长11.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57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宋文化最典型的代表———清明上河园景区以绝对优势,位居各景区旅游综合收入榜首。“一本书”、“一幅画”能否通过借鉴和合作而结缘?

  清明上河园成开封文化名片

  报道现场:清凉的秋夜,一声清脆的琵琶弦声划破了清明上河园的静谧,一朵巨大的荷花缓缓驶入湖中央,灯光骤亮中荷花突然绽放,着宋装的女子在花中翩然起舞;远处亭台楼榭熠熠生辉,犹如天上宫阙。探照灯柱在空中织出绚烂的网线,船儿缓缓前行,音乐悠扬悦耳,荷叶慢慢变暗,小船渐渐远去,如梦似幻……

  9月9日晚,我们在开封市4A级景点———清明上河园中欣赏了大型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

  清明上河园是按照1:1的比例把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堪称中华民族艺术之瑰宝的《清明上河图》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园区占地面积500余亩,其中水面150亩,拥有大小古船50余艘,各种宋式房屋400余间,为中原地区最大的气势磅礴的宋代古建筑群。在园内放眼望去,城外小桥流水,杨柳拂面;城内烟雨楼台,繁华浓艳。在这里,游人可以划小船,绕石径,过曲桥,穿街市,登楼阁,听曲艺,看皮影,赏斗鸡……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目前,清明上河园已经从一个人文景区提升到宋文化溯源地,成为一个文化教育基地和民族文化推介的典型代表。”开封市旅游局副调研员夏丰介绍说,去年,清明上河园共接待游客88.5万人次,经营总收入4881万元,税前利润1271万元,已成为开封文化旅游产业的一张名片。

  文化拓展旅游内涵和层次

  报道现场:9月9日下午,清明上河园上善门内王员外家绣楼下,二十多个男青年游客拥挤在一起,一副副神情急切的样子。原来这里正在表演王小姐抛绣球一段小戏,这些游客正焦急地等待绣楼上抛下绣球。最后,来自湖南的一个青年教师抢得了绣球,并被请到楼上与王小姐当场“成亲进洞房”。

  据了解,在清明上河园,按照《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画面,每天不同时间段一共要上演一百多个小段子。宋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演绎。

  “演旅结合创造的不仅是文化消费本身,还有城市文化形象和城市文化品位,创造的是一个城市的品牌、魅力和恒久的吸引力。”9日上午,做了几十年旅游的开封宾馆旅行社总经理朱继林,在接受我们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正的旅游一定是要看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它虽是无形的,但远比其他都重要。”

  近年来,开封市就以“一城宋韵半城水”的文化为切入点,结合七朝古都的资源,修葺龙亭等古建筑,兴建包公祠等新景观,加速进行文化产业开发。当前,清明上河园的北宋民俗文化、山陕甘会馆的古建筑文化、龙亭的北宋宫廷文化、相国寺的佛教文化、开封府的府衙文化等,都已渐成特色。最近,开封市正在建设投资16亿元的金明池皇家园林公园文化项目。该项目按照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另一名作《金明池争标图》建造,建成后将成为与清明上河园并肩的两大文化旅游热点。

  将西游记文化融入我市旅游市场

  报道现场:“两市旅游文化资源既有相通之处,又各有特点,形成互补。我们同处一条线上,完全可以搞旅游合作,做出一条文化旅游精品线来。”夏丰对连云港与开封两市旅游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

  开封镇城之宝“一幅画”《清明上河图》,连云港压轴大戏“一本书”《西游记》,都是古人流传下来的精神瑰宝,为两市乃至全国累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源。近年来,连云港在与外界的交往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但与开封的“全城兴宋”相比,连云港还需进一步在发挥城市特色、更大程度打响西游记文化品牌上下更大功夫。

  西游记文化是我市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所在,是我市最显著的文化特征,启动这些文化资源,就有可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现在的问题是,我市的文化资源商品转化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精致程度也须进一步加强。游客来到花果山,目之所及都是具体景观,对于深层蕴含的文化理解,往往只能依赖导游的语言讲解。如果将花果山的开发由“写实”转为“写意”,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让游客在拾级而上中欣赏到《西游记》神话故事的“重现”,对游客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此外,还可以将西游记文化全方位立体融入港城,不仅城市的格局、道路、广场、标志性建筑、风景名胜等城市的外部空间和景观要融入,而且连云港的产业,包括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应围绕西游记文化形成产业优势。

  连云港与开封位于淮海经济圈东西两端,虽然同是著名旅游城市,相距也不过4个小时车程,但一直以来,两市的旅游合作并不紧密。其实细分来看,两市虽然同打文化牌,但一方神奇浪漫,一方雄浑庄严,一方山水相拥,一方楼宇叠嶂,游客在两地可以感受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在今后的发展中,两市完全可以加强对接合作、互发旅游班列,形成旅游文化互补态势,带动区域旅游发展。

本报开封9月16日电
中国旅游营销社区
———这里定期举行旅游专题研讨,
来自五湖四海的旅游工作人员
    在这里时刻进行思想碰撞、信息共享!
这里
    是不懂旅游行业的人了解旅游行业的快捷通道!
    是旅游工作者思维突破的地方!
    是勤苦的旅游工作者茫茫红尘中心灵的故乡!

TOP

发新话题

相关主题

标题 作者 最后发表
[站外] 新华报业网:借鉴开封经验振兴连云港文化旅游探析   [转帖] 姓拉名登字屠倭 2008-09-17
[站外] 各省未来发展探析   [转帖] tower1 2008-09-08
点击阅读更多关于的相关帖子  更多相关主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