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10月5日电(记者艾福梅)国庆“黄金周”5日进入最后一天。人们在收拾心情准备告别假期时,心里还存在着一个疑问:不知明年“黄金周”是否安在?
独具中国特色的“黄金周”在中国已有10年历史,其诞生的初衷是拉动国内消费。从今年开始,中国实施新休假制度,取消五一“黄金周”,增加元旦
、清明、端午、中秋等小长假。这样,中国每年的“黄金周”仅剩下国庆和春节两个。
尽管多年来黄金周饱受交通不便、旅游景区人满为患等各种“负效应”,但是当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教授提出“黄金周并不是长久之计,如条件成熟,‘十一’长假也有取消的必要”的言论时,民众却是一片哗然。
“百度”近期网民意愿调查显示,超过80%的网友认为“十一”是探亲旅游难得机会,反对取消黄金周;“腾讯网”调查显示,89.1%的网友反对或不赞成取消“十一”黄金周,不足8%的网友赞同取消。
在“黄金周存废之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这个“十一”黄金周因而备受瞩目,很多市民都抱着享受“可能是最后一个黄金周”的心态纷纷外出旅游。
从河北唐山来西北旅游的张树增告诉记者,他计划用“十一”黄金周游遍青海、宁夏和甘肃。“小长假我们一般就在家里跟亲戚朋友聚聚,一般不计划远途旅游。而春节则是中国人回家团圆的传统节日,更不会出游。所以很早以前就制定了国庆黄金周出游计划。”
“就剩这一个可以有充裕时间出游的黄金周了,如果取消,我们每年的旅游计划必定受到影响。”张树增说。
记者在甘肃敦煌旅游时,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景区的每日接待游客量是3000人,而黄金周增长至8000人。
同样,来自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的数据表明,截至4日18时,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共接待游客219.32万人次,同比增长28.91%;收入同比增长29.75%。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宾馆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超过50%,部分城市和景区宾馆饭店平均出租率超过80%。
在舆论中,也不乏支持取消黄金周的声音。他们认为过去8年实施每年3个黄金周时,弊端重重,因此维持黄金周并非长久之计。网民“苍茫一生”认为取消黄金周可以提高办事效率,不至于耽搁很多事。
在指出黄金周的种种弊端的同时,他们也为最好的休假模式设想了一条“明路”——法定假日和企业实行的带薪休假均匀分布。
2008年1月1日起,中国正式施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下属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者享受带薪年休假。
《国际先驱导报》联合新浪网进行的调查有这样一组数据:对于“你对带薪休假的前景怎么看?”67.34%的被调查者认为“即使有更严格的配套措施,也不乐观”。对于“如果你的主管不希望你带薪休假,你会怎么做?”69.75%的人选择“做出妥协,取消带薪休假”。
“如果真能落实带薪年假制度,我自然也不会选择与全国人民拥挤在一段时间出游。到那时,再提取消黄金周也不迟。”张树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