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四两拔千金,一千元撬动一千万----------中国死海营销纪实

本主题由 全铭哥哥 于 2008-9-8 21:04 移动

四两拔千金,一千元撬动一千万----------中国死海营销纪实

这是“四川经济日报”在2005年1月的一篇报道,做为2004年旅游营销经典案例来分析。
以1000元 投入 撬动1000万元收入­­——“中国死海”神奇营销解读

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四川大英县,有一个神奇而有充满魅力的景观,它既是近年来四川旅游度假的新亮点--“中国死海” 。其海水(盐卤水)来源于 3000公尺的地下,出口温度高达 87 摄氏度,含盐量超过了22%,以氯化盐为主,类似中东“死海”,人在水中可以轻松的漂浮不沉。到目前为止,“中国死海”每年接待游客达到60万人次 ,“游九寨漂死海”的旅游口号正在广为流传。年仅两岁的“中国死海”在近两年时间里能成为全国媒体竞相关注“焦点”,这与“中国死海”推广的现代旅游营销战略息息相关。在这过程中,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成都意道旅游策划设计公司总经理兰永强。

    2004年12月30日下午,我们“营销案”栏目组在死海旅游度假有限公司营销中心见到了这位被四川旅游策划界誉为“蜀中旅游策划新锐”的策划人——-兰永强(浩然),同时也见到天才在2004年的杰作--“超级胖哥挑战死海漂浮减肥”个案。
喜看 金点子出笼
    “ 中国死海”作为一个“多血汁”的旅游度假区,而且是一个城市型旅游度假区,从参考性质定位来说还没有一个完全同类的比较对象,因而在营销推广上只能以类似的深圳欢乐谷、广西乐满地、山西运城盐湖等地的推广方式来作参考。这些地区的定位都是走向市场的主题旅游区(公园),“中国死海”如何运用自己的独特定位创造自己营销上的个性,更好地把死海推荐给消费者。
    2004年6月底,兰永强同死海公司张总在死海检查工作中,每天下午休息时,他们都去漂浮1个多小时,但三天后,张总突然发现自己这三天的体重突然下降了1.5kg。这一奇特现象立即引起了兰永强的高度注视。“能不能把死海的宣传同减肥和健康的理念相结合?”在当晚的吃饭时,一个大胆的设想几经众人碰撞后旋即出笼。兰永强用电话与四川大学华西医大的专家进行了沟通,专家对此也表示肯定。 死海天然盐卤水对风湿关节炎、皮肤病、心脑子血管呼吸道疾病、肥胖症等有显著疗效,但这一宣传目前仍停留在理论依据上,还没有通过真人真事体现出来。如果能通过一项有益而又吸引力的策划活动表现出来,那将多好啊!兰永强兴奋之余,“超级胖哥”减肥的策划已了然于胸。

    当事人点评:2004年之前,我们在死海的宣传方面没有把其真正的灵魂挖掘出来。为此,我们在2004年进行了调整。在定位上,我们将死海的功能定位为旅游度假之上,而且把“健康、神秘、快乐”作为内核,其表象则是“漂浮、冲浪、土著、表演”等形式。
    “超级胖哥”减肥成功(新闻回放)  
昨日,来自彭州市的“超级胖哥”游海在死海景区工作人员陪同下,从成都专程赶到大英县的中国死海景区开始一个星期的减肥计划。 上午11点,记者陪同胖哥游海到大英县人民医院进行身体检查时,主治医师看到如此之胖的人,大吃一惊。他说:“我从医二十多年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胖的人。”在长途奔波后,气温高达36摄氏度的情况下,既没喝水又没吃饭的胖哥游海,经过大英县人民医院体检后,体重为124公斤,身高163厘米,腹部脂肪厚度为4.5-5厘米。有点搞笑的是,大英县人民医院为其称重量时,竟然找不到合适的秤。医生说,他们医院平时见到最胖的人也就是110多公斤,因此医院只准备了120公斤的体重秤,后来还是中国死海借了一个特大的磅秤才称出准确重量。在为游海量身高、测体重、测量脂肪厚度和血压、血脂等指标时,大英县公证处的公证员杨修贵、张玲全程进行了公证。  下午3点20分,大英县人民医院的医生蒋宏将游海带到一个大磅秤上,脱去皮鞋一称,118.5公斤。而与13日中午进死海首次称重量时的124公斤相比,足足瘦了5.5公斤。如果从胖哥12日在成都称的体重130公斤相比,则整整瘦了11.5公斤!13日体检时,胖哥的血压是138/84,腹部脂肪厚度为4.5cm。到昨日,游海的血压和脂肪厚度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其血压为132/80,脂肪厚度为4cm。蒋宏说,通过7天的死海减肥,胖哥身体各种指标变化很明显,血压更趋于正常值,说明其减肥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大英县公证处的杨修贵、张玲两名公证员在见证了胖哥游海减肥过程和相应指标变化后,当场在公证书上注明“游海在死海7天减肥共5.5公斤,真实可信”,并签了自己的名字。
 读者希望成立减肥俱乐部。 自本报陆续报道了超级胖哥游海死海减肥的文章后,就不断有读者向死海景区打来电话,询问能否也到死海减减肥。成都一个中年妇女更是自己乘车赶到死海景区住了下来,每天都到水里泡上几个小时,希望达到瘦身效果。成都某单位的唐先生也通过本报热线查到记者的手机,一再恳求记者与死海联系,帮助他减肥。据唐先生介绍,他身高170cm,体重90公斤,在看到本报文章后,对死海减肥非常感兴趣。并希望死海能够成立专为胖子减肥的俱乐部。
当事人点评:从点子出笼到实施这是一艰苦而复杂的过程,该案例的实施也是如此。我们当初的设想是,要减肥就需要有一个标志性人物为代表,而这个标志性人物在哪儿呢?一个偶然的机会,从电视上看到很多胖子为自身的体肥而感到无限烦恼,于是,寻找超级胖哥的创意便成熟起来。而在后来的实施中,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我们想达到的目标不仅基本实现了,而且消费者反映之强烈完全出呼我们的意料,中国死海减肥肥俱乐部也紧急成立。
以1000元 投入 撬动1000万元收入 “其实我们的投入最初不超过1000元”。在公司办公室,兰永强轻松的告诉记者。而从他向记者提供的一份资料上,我们则看到了这样的数据: 附泳装发放表:(见表格) 据统计数据表明:该策划实施后,前往中国死海减肥的游客前后超过6万人次,而由此拉动的死海门票价收入和游客其它消费收入达1000万元。
    死海旅游度假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晓:这是一个成功的营销个案,为大量因为肥胖而烦恼的人提供了一个健康而快乐的减肥方式,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建立一个健康而快乐的减肥的减肥基地。同时这让公司发现死海的盐卤水还很多可挖掘的东西,死海还能为游客提供更多更好旅游产品。

[ 本帖最后由 行者 于 2007-7-9 16:19 编辑 ]
与你分享的每天胜过独自拥有,至今我人生深感动!! 意:创意也 道:境界也 意生新意,道非常道 成都意道旅游策划机构 www.ydplan.com

TOP

一下,
找准了卖点,进行单点突破,可见有时候发现机会比制定方案更为重要!

[ 本帖最后由 无名天下行 于 2007-6-29 19:06 编辑 ]
论坛的原则,是“自由”二字
论坛的依靠,是“情感”二字
论坛的法则,是“互助”二字
论坛的希望,是“奉献”二字

TOP

行者翻我老黄历了哈.几年过去了,死海依旧生机勃勃,昨天我看《华西都市报》20版刊登的景区广告,很是感叹!中国死海、碧峰峡、西部惊奇欢乐谷这些我工作和付出过心血的景区,在目前推广策划上完全两种境况。前者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后者显的老态龙钟,英雄垂暮!企业发展战略发生变化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两个企业的营销策划团队实力也发生了变化。中国死海团队对营销的主题、产品内容研究、平面设计、推广渠道、市场细分上都要技高一筹,非常注重游客的心态和推广的细节问题。而后者在经过开业三四年的立体轰炸以后,就再也没有精力或智慧去关注两景区的持续发展问题了。老板把目光转向其他产业,两景区从如日中天到如今的可有可无,让人联想起后宫失宠的贵妃。这不是几个景区的问题,国内类似的先红后败的太多了。好在万贯投资的两景区都是自然生态非常好的景区,依旧有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人们对自然生态景区的渴望越来越强!我祝福这些企业和景区发展都越来越好。
       对于旅游策划,还是实践出真知!不可能每天在办公室或者教室能产生多少创意!

TOP

顶起,兰总的经典策划,

祝愿以后还策划出更好的案例
::::::中国旅游营销社区 ::::::   
道由圣传修在己,德要人积命在天

TOP

      我想请教一个发展中的景区在初始的营销工作中该如何做,因为他不可能采取碧峰峡的狂轰滥炸式的广告,他只有可怜的营销费用!而且一个发展中的景区还有一个问题,接待能力跟不上,客来了接待不好,负面的性的问题?请高手支招!!

TOP

不着急,把握尺度,找好投放渠道

在资金不足,景区接待有限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在户外广告、主流报媒上投放硬广告。可以采取网络推广,专业网站+自己景区的网结合,最好有BBS和留言功能的,随时把景区的最美丽的图片和最新的建设情况、接待情况通过网络传递给潜在的游客,这样游客来了才不至于有很大心理落差,同时还保持着对它的向往与理解。另外,和当地旅游局沟通,把这个景区的招商信息发布出去(潜台词是“我们还在建设、还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开发)。一个景区如果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大鸣大放,否则负面信息带来的危害更大。一年有一两次大的新闻性事件、报道就可以了,这样就不会让这个景区太过于寂寞。最后给个建议,可以和一些专业俱乐部、企业合作,把具有特殊要求、爱好的小众游客培养成长期的客户,以保持这个景区的基本生存力。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