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旅游文化产品年销千万元
□记者 王金满 通讯员 刘志伟 报道
本报潍坊讯 1月10日,来自新加坡的吴四同先生一家三口,随旅行团来到著名的风筝、年画之乡寒亭区杨家埠村。他们在民俗大观园里放风筝、赏年画,看民俗表演,吃农家饭菜,在这里过足了一回民俗游的瘾。
据介绍,靠着年画和风筝这两张“金名片”,寒亭区每年接待的中外游客都在50多万人次,以年画、风筝为主的上百种旅游文化产品,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
寒亭区以“大杨家埠”的全新理念,采取灵活的市场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融资3000多万元,新增寒亭博物馆、杨家埠画院、郑板桥书画艺术研究院、嫦娥奔月台、三星湖、度朔山、杨家埠客栈、生态农业观光园多处景点。目前,杨家埠民俗大观园被评为全国和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56个最具有民族风情旅游景点”、“山东省旅游休闲场所十佳品牌等,2007年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寒亭区围绕地方特色作文章,不仅较好地树立了地方形象,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而且通过对民俗文化的经营开发,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在,仅杨家埠村就有年画作坊近百家,年制销年画2000余万张。杨家埠风筝作坊也有50多家,所产上百个风筝品种,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杨家埠制作风筝30余年的“风筝怪才”张效东,经营着不足50平米的风筝店铺,一年仅靠风筝销售就能收入十余万元。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