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价格竞争,短期行为过度促销
统一嘉园开业之后,预想中的数十万台湾游客并未纷至沓来。不得已,转而希望以期盼祖国统一的政治主题,吸引当地和周边的中小学生市场。为了加强景区在中小学生市场的品牌号召力,景区增设了爱国主义展馆,跟当地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祖国统一、振兴家园”青少年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景区还先后被中央级有关部委正式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爱国工程”等等。
统一嘉园进入学生市场,本来是一件好事。在为自身开辟一条创收新渠道的同时,客观上也丰富了学生市场的旅游品种。江南地区的中小学校,历来就有集体春游的传统习惯。无锡各大景区每年接待的春游学生,多达数十万人。作为一个新景区,统一嘉园的加盟给学生春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学校和旅行社的春游线路和景点选择,富有变化和新鲜感。
学生市场的主要特点,是每年都会有新生入学。它的基本客源,是长期而稳定的。针对这一市场的景区营销思路,应该着眼长远,而不能急功近利。打个通俗的比方,它应该像“割韭菜”,割了一茬还有一茬。而不能“铲地皮”,连根拔起,以至于三年之内寸草不生。遗憾的是,统一嘉园恰恰采用了后一种极端的做法,一开始就以极具破坏性的超低票价,对学生市场进行过度促销。这种做法在短期内颇为奏效,景区一度出现了表面的繁荣景象。但是,这种做法对景区的长远发展,却危害甚大。
当时无锡各大景区面向学生市场,普遍以半价形式销售。对于千人以上的学生团才稍做优惠。统一嘉园的门票挂牌价为35元,半价本应在17、8元左右。但是,它在进入市场之初,就以低于10元的超低票价,对中小学生客源进行“通吃”。一时间,景区内人气鼎盛,好不热闹。但是,由于景区的门票价格放得过低,实际利润却十分微薄。
过度促销的另一个弊端,是景区的门票价格系统从此失去了应有的弹性。对于一个以门票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景区来说,价格始终是撬动市场的一个重要杠杆。一开始就把票价降到最低,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当市场初始阶段的兴奋消退之后,景区在未来的市场博弈中再也无牌可出。
四、诚信缺失,分销渠道彻底崩溃
无锡的城市地位,决定了它只是旅游过境地,而非旅游目的地。景区要获得规模较大、持续稳定的外省市客源,就必须纳入“华东线”。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统一嘉园一度成功地说服了本地部分旅行社,采用在华东四日游、五日游、七日游线路中“送太湖新景统一嘉园”的方式,向游客大力推荐景区。与此同时,上海、南京等地的部分旅行社也开始积极为景区组团,并有意向逐步将统一嘉园纳入华东线。这时候,如果景区趁势加强对旅行社的服务,积极稳妥地谋求发展,景区分销渠道就可初步建立,在国内旅游市场也会有所突破。
然而,面对这样的有利形势,景区营销人员为了在黄金周期间获得短期利益,竟然置早已跟旅行社签订的协议于不顾,突然抬高旅游团队优惠票价,以至于让已经发团的旅行社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更有甚者,由于景区内部的人事变动,相关决策者竟然宣布已经派发出去的大量赠券作废,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争执。
平心而论,统一嘉园在过去的十来年里,虽在投资决策、市场营销等方面屡有失误,但其社会公众形象一直是积极的、正面的。景区已往所做的许多社会公益活动,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和肯定,也得到了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赞誉。在民间,公司董事长梁先生更被许多人视为性情忠直、重信守诺的侠义之士。但是,景区在营销管理方面的鲁莽草率,却在事实上形成了对旅游分销商和社会公众的一种背信弃义,使企业的商业信誉一落千丈。而景区初步建立起来的旅游分销渠道,也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令人惋惜的是,在企业面临重大生存危机之际,决策者既没有正视已经出现的各种市场问题,及时进行营销政策的调整和服务质量的改进,更没有采取任何危机公关措施,消除业已造成的负面影响。而是听之任之,完全将企业的命运交由市场主宰。
此后不久,景区的旅游业务便开始江河日下,直至“门庭冷落鞍马稀”,一步步走向彻底失败的不归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 14:30:5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