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高铁给各地旅行社带来了什么

高铁给各地旅行社带来了什么



    湖北:地接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程芙蓉

    去年岁末,武广高铁开通的消息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媒体的眼球,也引发了人们从各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它进行热烈的讨论和解读。作为武广高铁所在的省份之一,湖北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这也使得湖北的旅行社对武广高铁的开通充满了期待。那么,武广高铁运行2个月以来,它是否象湖北的旅行社期待的那样,带来了大量的游客?武广高铁在改变湖北与沿海的交通格局的同时,又给旅行社市场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未来它又将对湖北的旅游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武汉游客量自1998年以来首次“进”大于“出”

    来自武汉市假日办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春节黄金周,武汉市共接待游客181.9万人次、同比增长6.4%,实现旅游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15.5%。7天中,全市共接待旅游团队351个,同比增长160%。值得关注的是,这是武汉市自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游客量“进”大于“出”的现象。武广高铁的开通、大量南方游客的涌入,正是武汉旅游市场胜利“翻身”的主要原因。     来自湖北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湖北省海外旅行社、武汉春秋旅行社等数据显示,春节7天,他们共接待广东高铁团200多个。而武汉市假日办发布的数据则显示,春节期间,包括旅行团队和自助游散客,广东来武汉的游客人数突破了3万人次,占武汉整个春节黄金周外省入鄂游客量的大部分。     武汉春秋国际旅行社的总经理齐心告诉记者,从武广高铁开通至今,岭南游客的增量十分大,他们已接待了近3000人,“这是我们社去年一年接待岭南游客的总和”。这3000多人中,有10%左右是港澳游客。“冬季是湖北旅游的传统淡季,南方游客会相对较少,我们相信今年的春季和暑期,才是南方特别是广东游客来湖北旅游的真正高峰。”齐心说。   

武广高铁游改变湖北旅游业态     看到武广高铁对湖北旅游的巨大拉动潜力的同时,湖北的旅游业界特别是旅行社开始明显感受到南方游客的到来,对旅游市场的影响。     作为在湖北旅游界打拼了多年的业内人士,齐心认为,武广高铁的开通,大量南方游客的到来,首先对湖北旅行社现有的经营模式造成冲击。他介绍,在1999年前,湖北的旅行社大多依托长江三峡做地接服务。从1999年到2009年,少数具有外联能力和国际组团渠道的旅行社基本垄断了长江三峡入境游客的地接工作,为此,大量的旅行社走上了以组团输出为主的路子,“许多旅行社甚至基本不做地接业务”。而现在,武广高铁开通后,大量南方游客的到来,使得不少旅行社看到了其中巨大商机,纷纷重新做起了地接服务。“按照这种趋势发展,将来湖北的旅行社将改变过去只重视组团输出业务,重新开始‘两条腿走路’。”齐心说。     南方游客的到来,还对湖北旅行社现有的价格和品质产生影响。长期以来,湖北一些旅行社只重视组团输出业务,缺乏其核心竞争力,因此旅行社之间只能通过降低价格来争夺客源,从而造成了低价游、高投诉的现象。而武广高铁带来的南方游客,大多来自经济发达地区,他们对产品的品质要求很高,因此一般都会选择比较高端的产品。“这样客人也玩得舒服,旅行社的利润空间也大。”齐心表示,目前,每接待一个广东游客,旅行社的毛利润大约在20%左右,这比做组团业务划算得多。“地接利润的增长,势必带动组团价格的提升,这也为旅行社的产品品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湖北省中国青年旅行社的总经理周建军认为,武广专线开通后,对湖北市场现有的旅游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广东游客到湖北来旅游,一般会选择3—5日的中长线产品。而现在,武广高铁将整个行程大大缩短,对广东游客而言,到湖北旅游变成了周末游,这促使湖北的旅行社在原有产品基础上,要推出一些适合周末短线旅游的产品。比如现在武汉+武当山、美食+温泉、三峡+美食等2-3日的短线旅游在广东市场就十分紧俏。此外,由于来自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广东和港澳地区的游客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因此,在推介传统旅游线路的同时,旅行社还必须推出一些像高尔夫旅游等高端产品。   

  武汉将成为南方游客到中部旅游的桥头堡     尽管武广高铁才开通2个月,但是它给广东、湖南和湖北三地旅游行业带来的巨大商机已经初显端倪。因此,一些旅行社老总们在把握当下机遇的同时,已经酝酿更长远的计划。日前,广之旅国内旅游部的一位负责人在武汉表示,武广高铁的开通,对于旅游行业而言,受益的不仅仅是广东、湖北、湖南三省,而是整个中部地区。不久的将来,武汉将成为南方游客到中部旅游的桥头堡,武汉的旅行社将成为广东旅行社在整个中部地区的计调平台和合作伙伴。     的确,武汉在整个中部地区拥有独特的交通枢纽优势。将来,通过武广高铁,依托武汉日益发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就有可能将更多的南方游客输送到安徽、江西、河南,甚至西部的陕西、重庆等省市。这样,武汉就有可能成为南方游客进入中西部地区的最佳集散地,而湖北特别是武汉的旅行社则将承担起“计调”的功能。

图为武汉火车站内,武广高铁列车整装待发。




岁月静好  现世安然
广东:积极探索客源地转型

    □陈熠瑶

   “朝啖广州茶,午尝武昌鱼”,这是武广高铁开通后,粤湘鄂三地紧密相连的形象写照。广东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武广高铁的开通,鄂、湘、粤三省旅游业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三地旅行社设计的相关湖北、湖南、广东的线路产品也更加丰富,给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

    高铁出游,引领广东国内游市场新风尚

    广东是著名的客源地大省,广东人的足迹遍布全国。湖北的黄鹤楼、赤壁古战场,湖南的长沙、衡山、韶山等地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一直是广东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但因为两地交通不便利,一直制约着广东人游玩的脚步。在旅行社的众多行程当中,湖南长沙韶山、湖北黄鹤楼、赤壁古战场等两湖线路,一直属于“温冷”线路,一年成行出发的团队数量不多。武广高铁开通的消息传出后,沿线的景点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元旦期间更是迎来首个旅游高潮。据广之旅国内游部负责人介绍,今年元旦小黄金周的出省游板块可谓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胜仗,元旦3天出省游共收客3000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倍,仅武广高铁线路报名人数就已经接近1500人次,占该社出省游总人数50%。

    笔者注意到,以往主打火车团、飞机团的湖北、湖南游,今年春节全部“大变脸”,旅行社清一色独推高铁团,如南湖国旅·西部假期针对春节两湖线路,重点推出999元的衡山、长沙高铁2日团、1259元的衡山、长沙、韶山高铁3日团,以及1999元的咸宁瑶池温泉、武汉黄鹤楼、东湖高铁3日纯玩团等,平日的常规飞机团已经不见踪影。

    业内人士表示,春节期间南方温暖少雪,广东人热衷北上赏雪,又惧怕严寒,而湘鄂地区温度适宜,正合广东人所需。武广高铁准点、高速、票价稳定,加之它在国内首次采用镁铜合金的150导线架设电网,能大大增强抗冰雪能力,更是减少了游客出游的变数。诸多利好因素,凸显武广高铁游的优势,今年春节黄金周市场上高铁游引领了广东国内游新风尚。

    引客入粤,广东尚需努力

    随着广东至湖北的车程缩短至短短的3个小时,得到便利的不仅仅是往来两地的学子和外来务工人员,更加强了广东、湖南和湖北三省间的经济往来和旅游互访。广州、佛山、肇庆、清远、韶关等市已前往湖北进行广东旅游资源推介会,三地的旅游互访正在逐渐增强。面对这块诱人的旅游市场“蛋糕”,广东不少省内旅游企业也按捺不住,景区或北上推广,或推出优惠措施希望能吸引到湖南、湖北两地游客到广东旅游观光。

    然而,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的广东旅游市场依然存在着“入不敷出”的现状,来粤游客依然偏少,旅行社还是将太多精力放在送客出粤上。广东的大型旅行社都是做组团业务起家,他们积极策划各种线路吸引老百姓出游,而吸引外地游客来广东旅游并不是他们的强项,甚至有许多旅行社对广东旅游资源缺乏自信,还是将广东作为一个客源大市场来看待。

    面对武广高铁带来的新客流将大大促进广东过夜游人数的发展,广东旅游业即将发展开辟一种新模式:客观上从既有的旅游客源地转型为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客源地并重,双轨并行。旅行社应该借此机会,转变观念,开辟地接业务,整合广东旅游资源,深度挖掘、充分利用广东观光与度假并重的资源优势,研究湘鄂两地旅游市场需求,开发出适应两地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比如利用广东紧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将广东旅游资源与港澳地区旅游资源打包推出旅游线路产品,或利用温泉旅游资源,推出短期的温泉之旅。转变观念,自信面对广东旅游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了广东旅行社未来高铁旅游中制胜的关键。
岁月静好  现世安然
天津:深入挖掘高铁游潜力

    □霍艳华 李佳

    京津城际高速列车于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投入使用。作为一条重要的交通干线,高铁开通的意义远不止改善两地交通状况,节约出行时间,随着高铁每天在京津两地高频次、高效率的运营,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孕育而生。

    抢抓高铁开通机遇 力推体验旅游

   作为世界上最快的列车,高铁拉近了北京和天津的距离,将原本近1.5个小时火车、高速路程缩短为20多分钟,实现了京津同城。据了解,目前高铁每日开通64对,节假日更是开到74对,几乎趟趟满员,平均每天有超过5万人次通过这条铁路来往于中国两大直辖市之间,开通一年多来共计运送旅客超过2000万人次。滚滚客流之中蕴含了旅游商机,为此,天津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精心研究,抓住高铁商机,以多种手段促进旅游业发展。在高铁开通之初,天津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以乘坐世界上最快的列车为主题推出体验旅游,在组织天津游客乘坐高铁前往北京旅游的同时,下大力气吸引北京游客前往天津观光游览。天津市旅游局多次在北京召开专题推介会,并和商务委联合,适时地推出了“乘高铁游津城”系列旅游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为游客带来了游津城的乐趣,也为天津旅行社围绕高铁制作旅游线路产品奠定了基础。

    旅游业内人士表示,京津高铁开展体验性旅游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天津、北京两城市作为我国的大型城市,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完善的休闲娱乐配套设施;京津城际运行时间较短、票价适宜,在广阔层面上具有推广体验旅游的可能。

    整合资源完善服务  保持高铁游新鲜度

    不过,体验旅游毕竟不能维持长久,游客体验过后,新鲜感减弱时,高铁又成为了单纯的交通工具。那么又该如何发挥优势,将高铁旅游变成常态呢?对此,天津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尝试。

    首先加大天津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加大景点吸引游客力度。津湾广场、意式风情区旅游“小街”、玉佛寺、辽宁路小吃街等一批大项目于2009年投入使用。2010年,天津旅游部门还将斥资520多亿元推动建成20个旅游大项目。其中,年内能够建成开业的旅游大项目有10个。同时,丰富节庆、会展旅游,承办了首届中国旅游产业节等国内重头旅游会展项目,进一步打造五大道风情旅游节、渔阳金秋旅游节、塘沽开海旅游节等一系列传统旅游品牌,对内容形式深入挖掘、推陈出新。

    为了更加突出高铁快捷的优势,天津旅游部门还积极推动“乘高铁、游津城”精品线观光车旅游项目,在天津站专门设立了津城一日游旅游观光巴士,让游客足不出站,就能顺利的畅游津城。全程配备专用豪华观光巴士,提供优秀中英文导游,每日定点发车,设半日游和一日游4条专线。首批由天津国旅提供的旅游观光巴士,在运营一段时间之后,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延伸高铁游内涵  发展特色产品

    在将高铁旅游变成常态的基础上,天津旅游业内也在不断挖掘高铁旅游的潜力,向特色化方向发展。例如,天津青旅不仅推出了感受高铁、观津城新景这种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产品,还推出了专列旅游团队、高铁购房团等新颖的旅游产品,这使得高铁旅游产品的含义进一步丰富。

    天津青旅总经理孟宪林表示,去年天津青旅接待高铁游客比前一年度增长230%,成倍增长的游客数量也让旅行社投入更大的精力研究高铁旅游产品。目前,天津青旅正力求将高铁游形成旅游品牌,在稳固北京客源市场的基础上,面向全国各大组团城市,做好市场规划,利用青旅车辆优势,将高铁和景区景点连接,稳定线路、价格,进一步提升高铁游的影响力,预计2010年该社高铁游客将达到10万人次。产品的丰富,以及高铁带来的便捷,使北京游客,到北京参观的外地、外国游客也顺路来到天津,同时,也使来天津的游客,包括从天津入境的邮轮、包机游客也会乘着高铁前往北京,“来北京游天津、来天津游北京”已经成为了全新的旅游模式。
岁月静好  现世安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