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瑞金红色旅游讨论:培育红色品牌 打造旅游名城

 赣南,拥有“红色故都”、“客家摇篮”、“江南宋城”、“生态赣州”几张名片,历史文化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在赣南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地方发展的软实力的今天,赣南如何通过红色文化拓展红色旅游的内涵与外延、提升红色旅游的品位与档次,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11月21日,由瑞金市委、市政府,赣南日报社,赣州市旅游局联合主办,瑞金市委宣传部、赣南日报社专刊编辑中心、瑞金市旅游局、瑞金报社、瑞金市广播电视局联合承办,瑞金市武夷源贡茶开发有限公司协办的“2008·红色旅游(瑞金)论坛”在瑞金举行。

  中国江西新闻网 范建明 李伟明 龚文瑞 周建云 报道

  

培育红色品牌打造旅游名城

  主题:培育红色故都品牌打造红色旅游名城

  时间:2008年11月21日

  地点:瑞金宾馆

  主持人:王晓光(赣南日报社副总编)

  嘉宾:

  肖邮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

  钟东林(赣州市文联调研员)

  林晓平(赣南师范学院文化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士)

  周运锦(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院长、教授)

  陈昌保(赣州市委政研室副主任)

  钟朝阳(赣州市旅游局副局长)

  李升隆(赣州市国际旅行社总经理)

  唐路(瑞金市副市长、博士)

  李建平(会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胡玉春(兴国县政协文史委主任)

  展望产业前景纵论红色魅力

  唐路:今年9月12日,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14个部门联合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全国红色旅游已初具规模、渐成体系,工作框架基本形成,政治、文化和经济“三大工程”效益显著。为进一步发挥红色旅游特殊功能,国家将加大红色旅游投入支持力度、加强红色旅游宣传推广、完善发展红色旅游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提升红色旅游发展质量。全国红办2007年五大重点红色旅游区游客抽样调查报告也说明了这一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五大红色旅游区游客来源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来自地区广,每个旅游区的游客都来自23个甚至达到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二是以中青年游客为主,出游方式以家庭、朋友出游形式更为突出;三是呈现国际化的趋势,如上海、沈阳以及我们瑞金红色旅游区都曾接待过来自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游客。可见,红色旅游的发展潜力、劲头将是非常大的。

  李升隆: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后,全国红色旅游快速发展,已实现红色旅游综合收入1500亿元,接待总人数逾4亿人次,红色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近4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143万人。瑞金市作为规划纲要中的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7年全市旅游接待游客已超过1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4亿元。与过去相比,特别是与我第一次到瑞金来搞旅游资源调查的1990年相比,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不可同日而语。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我们的潜力还大有可挖,这里我有一组数据不一定完全有可比性,但绝对有参考价值:韶山市,2007年旅客328.9万人次,旅游收入5.6亿元;延安市,650万人次,35亿元;遵义市782万人次,56.58亿元;井冈山市306.1万人次,19.3亿元。

  陈昌保:瑞金的旅游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做强做大。首先要坚定目标定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把旅游业作为投资的首选领域。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研究统计显示,至2010年,全国旅游业增加值预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旅游业直接及间接吸收的就业人数预计达1亿。国家对红色旅游非常重视。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瑞金与韶关、井冈山一起被列为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进行建设;在《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中,瑞金被列为全省品位独特超群的旅游资源、江西省红色旅游金牌线路和重点发展的精品线路。在这一点上,一定要有十足的信心,信心比黄金更为重要。

  钟朝阳:赣南红色旅游发展前景是美好的,我认为,今后有这么几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怎样在发展红色旅游当中创新体制机制;二是在找到支点之后怎样找到杠杆,也就是站在全国范围内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在江西发挥核心作用;三是怎样走向产业融合。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的红色旅游就上了一个大台阶。

  谋划经典线路培育红都品牌

  钟东林:发展红色旅游,编织旅游路线,无疑可以有多种选择,多种组合。但纵观目前已经成型或者热炒中的路线,却缺了一条很重要的路线,那就是上海(包括嘉兴)—南昌—瑞金“建党建军建政”之旅的最佳组合。

  这一红色之旅的地位、意义、价值和内涵不言而喻: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地,乃开天辟地之举;南昌打响“八一起义”第一枪,可谓惊天动地;瑞金创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当家作主,翻天覆地。这一路线,从涵盖的内容看,高度浓缩了1921年至1931年中国共产党从立党为公到执政为民的探索发展过程,是了解建党、建军、建政最为生动鲜活的教材,是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最好课堂。

  这一路线,从景点自身特色来说,不仅都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都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大量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有丰富的文献、文物,分别建有陈列纪念场馆,已经是长期对外开放的成熟的旅游景点;而且就景点所在地而言,是一种各具鲜明特色,最能满足游客游览、休闲审美的多种需求,可以分别领略、感受、体验中国最大都市上海、中部省会历史文化名城南昌以及赣南老区山沟沟里红色故都瑞金的三个不同层次、三种不同风格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貌。

  开辟这一路线,目前万事俱备,只需将原来苏州—赣州、上海—南昌的两趟对开列车,将其运行路线延伸至瑞金,“三建”之旅的交通问题便迎刃而解,水到渠成了。它的可行性表现在:一是它的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唯一性;二是与“对接长珠闽”战略决策的关联性;三是明年是建国60周年,为这个命题的实施带来又一个契机。

  胡玉春:赣南红色旅游的线路布置,应该有三道黄金旅游线,或者说是“一线一圈—把勺”。

  一是“金扁担”旅游线:兴国—于都—瑞金,兴国和瑞金是箩,于都是扁担。这条线还北挑井冈山,南挑汀州城,承接闽西和井冈山两地的游客。这是井冈山干部学院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比较成熟的参观旅游线路。二是“四星望月”(或称“五星红旗”)旅游圈:赣州—于都—瑞金—宁都—兴国。以赣南首府赣州为纲,沿于都、瑞金、宁都、兴国形成一个循环。在赣州完成赣南革命历史展览馆后,以赣州为中心,辐射兴国、宁都、瑞金、于都等主要红色景区县市,其状恰如五星红旗中的四颗小五角星拱卫—颗大五角星。这条旅游线把赣南5个主要红色景区连成一个既可封闭的循环线,供游客一天走完,也可把5个县市任意变化,与周边的其他旅游区连接。如兴国联井冈山,赣州联井冈山,瑞金联闽西长汀,宁都联广昌和建宁,形成一条开放和放射性的旅游线。三是“北斗七星勺”形旅游区:大余—赣州—兴国—宁都—瑞金—会昌—于都等7个赣南红色文化县市,按北斗星的形状排列成了勺形旅游区,大余和赣州为勺柄,兴国、宁都、瑞金、会昌、于都为圆勺的边缘。这条旅游线目前要加强大余(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宁都(反“围剿”战争纪念馆)、会昌(******诗词碑园)等红色景区建设,这个天然的北斗七星,就能南经大余承广东,西经赣州揽井冈,东靠瑞金引福建,西北兴国接吉安和宁都北引龙虎山的广大客源,把赣南红色旅游推向高潮。

  探究发展策略倡导红区互动

  林晓平:瑞金红色旅游的改革和发展,可以参考以下思路:其一,由单调到丰富。一是要增加景点项目,例如,大型全景画或半景画、大型室外情景再现等等,丰富观赏的内容。二是要将红色旅游与客家民俗文化旅游、绿色旅游结合起来,丰富旅游内容,共同打造红色故都品牌。其二,由静态到动态。增加参与性、体验性项目,如穿红军装、戴红军帽、扛红军枪、举红军刀等,也可参与编草鞋,制八角帽等活动,还可参与红军歌舞以及当地民俗风情等。其三,由平淡到生动。通过创新展示方式,丰富展示内容,增加参与性及互动性项目等,使得原本较为平淡的参观变为生动活泼,充满新鲜气息的旅游活动。其四,由浅显到深刻。游客对红色景点的参观,不能是走马观花式的,只留下一个表面的印象。而应该通过参观,使游客在认识上大有收获,这就要求展示内容既要通俗易懂又要丰富而生动、深刻。要使游客通过参观能够理解和认识:当年我党为什么要在瑞金建“国”,是如何建“国”、如何在中央根据地发展壮大的?苏区军民是如何多次粉碎强大敌人的围剿而创造奇迹的?后来又为什么被迫撤离中央苏区而开始万里长征?这样,就使得游客认识上得到深化,心灵上受到震撼。其五,由单一性到全方位。游客到瑞金来,不能仅仅是看看而已,应为他们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的服务,使他们吃得惬意,住得舒适,行得畅通,游得尽兴,购得满意,娱得开心。其六,由小市场到大市场。目前的情况是红色故都的旅游市场做得还不够大,要扩大游客市场,除了加强上述内涵建设外,还应专门设立市场研究和开发的机构,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设立办事处,使得游客市场能够源源不断地来到红都,建立一个数量巨大而稳定的客源市场。

  周运锦:谈一下瑞金红色旅游品牌开发的对策

  其一,红色旅游品牌开发的市场导向,必须以 “游客需要什么样的红色旅游”这个中心来开展。要贯彻好市场导向,必须搞清楚“瑞金红色旅游的目标顾客是谁,他游什么,为什么来游,怎么游、何时来游、主要游哪些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适销对路、游客喜欢的红色旅游品牌来。

  其二,瑞金红色旅游品牌开发必须紧紧围绕“资源-需求-产品-客源-效益”这一核心轴线进行。没有差异就没有品牌。瑞金有红井、共和国摇篮、曲折历史形成的各种传奇、文化等众多具有唯一性的红色旅游资源,为产品的差异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效益是归宿。这里的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红色旅游品牌开发,更要突出开发的经济效益。有经济效益才能使品牌可持续发展、永续经营。

  其三,全方位进行品牌传播,树立瑞金红色旅游在旅游者心目中的独特品牌形象。品牌传播需要精心策划。要紧紧围绕“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哪里说-何时说”这一思路来进行,以确保有限的传播投入产出大的传播效果。品牌传播就是要将“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长征出发地”等这些表面化、概念化的形象推广到旅游销售渠道和旅游者中,使旅游者接触、感知、认同红色品牌价值并最终激发旅游行为。可以利用名人效应、运作主题活动、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多渠道传播瑞金红色旅游品牌。

  李升隆:做大、做强、做好瑞金旅游业,首先要唱响一个响亮的旅游宣传口号。这句口号就是:“红色故都、七彩瑞金”。******词《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这7种色彩在瑞金都是最突出的色彩。赤——红色的历史文化遗产;橙——我市的脐橙、柑橘果园;黄——秋收的金黄稻田;绿——青山绿水的秀丽山河;青——客家民俗服饰的主色调;蓝——良好的生态环境,指瑞金的蓝天白云,而罗汉岩及绵江的蓝天碧水也是一个蓝;紫——大面积分布的紫色页岩,也是瑞金土地一抹浓重的色彩,同时紫气东来又是我们汉族文化中的吉祥词。

  要做大做强瑞金旅游,要建立一个强大的营销体系,在长珠闽地区设立瑞金旅游办事机构,做好瑞金旅游电子商务工程,建立一个营销激励机制,制作一批高质量的旅游宣传品积极参加每年的国内国际旅游展。同时,做大做强瑞金旅游,最关键要选拔、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陈昌保:做强做大红色旅游,就必须克服各种困难,整合市场、整合资源,打造各种旅游特色精品,满足多方面、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市场整合本质上是创新,是一种旅游理念、旅游行为和旅游产业的创新,目的和落脚点在于提升、增值。具体讲,红色旅游整合要做到“三独三合三性”:1、既独立、又联合,突显层次性;2、既独特、又综合,突显丰富性;3、既独有、又结合,突显时代性。

  李建平: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赣南东部红色旅游开发,共同打造东部旅游区,就要实现各县市对接互动。需要创新机制,使这些区域能够真正实现联动,使这块土地上的红色景点能够真正连成一片,形成规模,留住客人。所以,建立一种能够有效运作的联动机制是当务之急。

  肖邮华:在《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规划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井冈山、赣州、瑞金、龙岩是中国发展红色旅游的重点规划区,从目前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形势来看,也是红色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因此,“一线四地”必须树立发展红色旅游的信心和决心,不断举办、联办大型旅游推介活动,扩大该旅游线路的影响。“一线四地”要主动建立客源互送、线路互推、互惠互利的大区域宣传营销网络,使该区域真正成为红色旅游的首选地。如赣州、瑞金、井冈山等共同举办的深圳“红色之旅”旅游推介会;2004年江西省旅游局、井冈山、瑞金等共同举办的“2004中国红色之旅万里行”;2006年在瑞金举办的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等。另外,还要大力宣传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在井冈山、瑞金、龙岩等地设立的教学点,如古田会议旧址群、云石山旧址、二苏大会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永新龙源口旧址群、朱毛会师旧址和纪念馆、茅坪八角楼、黄洋界保卫战旧址等,扩大影响。

  “一线四地”红色旅游对接互动发展,要发挥政治优势,共同加大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宣传;要紧扣中心,创新展陈形式,提高红色旅游的文化表现力和旅游吸引力;要宣传交通的便利,使游客了解旅游的可进入性;要做好“客家”文章,着力打造客家人寻根祭祖“摇篮”;要建设好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江西新闻网11月28日赣州专讯)

  编辑:何淳勇

中国旅游营销社区
———这里定期举行旅游专题研讨,
来自五湖四海的旅游工作人员
    在这里时刻进行思想碰撞、信息共享!
这里
    是不懂旅游行业的人了解旅游行业的快捷通道!
    是旅游工作者思维突破的地方!
    是勤苦的旅游工作者茫茫红尘中心灵的故乡!
返回列表